簡介
歐盟優良製造規範附則 1(EU GMP Annex 1)已於 2023 年 8 月全面生效,帶來無菌藥品製造的新挑戰。新版法規強調「由被動符合法規,轉向主動風險管理與污染管制策略(CCS)」,要求製藥企業不僅要監測,還要能以數據證明製程的無菌狀態。
同時,ISO 14698-1 也為潔淨室與受控環境中的生物污染控制,提供了完整的風險評估、監測與驗證架構。能同時符合 Annex 1 與 ISO 14698-1 的設備,才能真正滿足國際合規與品質要求。
TRIO.BAS 空氣微生物採樣器正是因應這兩大標準設計,協助企業以高效、合規的方式落實環境監測。
GMP Annex 1關於空氣微生物監測的改變摘要
新版附則1不僅是法規更新,更代表著一種思維的轉變:從過去的被動符合,轉向主動式的品質風險管理(QRM)與污染管制策略(CCS)。以下是幾個最值得您關注的重點:
微生物限值
A級區的空間微生物限值現在明確為「0 cfu 無生長」( 過去是<1 cfu),這消除了之前的模糊性,並要求測試必須能夠檢測到單個cfu。
級區 | 主動式採樣空氣樣品 CFU/m | 被動式採樣落菌培養皿 (Φ 90 mm) CFU/4小時 | 被動式採樣挼觸培養皿 (Φ 55 mm) CFU/培養皿 |
---|---|---|---|
A | 0 cfu (無生長) | 0 cfu (無生長) | 0 cfu (無生長) |
B | 10 | 5 | 5 |
C | 100 | 50 | 25 |
D | 200 | 100 | 50 |
連續監測
對於A級區的監測,應能證明關鍵操作過程中無菌製程條件的維持。在整個生產過程中,必須執行空氣中總微粒與微生物的連續監測 。這適用於主動式與被動式空氣採樣 。為了避免使用培養基變乾,還需要進行4小時落菌培養基暴露時間的回收率研究,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趨勢分析與限值管理
污染管制策略 (CCS)應包含所有關鍵管制點,並評估所有管制與監測措施的有效性 。適當的微生物警戒水準和行動限量,以及相關的趨勢數據 ,都必須納入微生物實驗室的活動中。
壓縮氣體
應該定期在使用點對氣體進行微生物監測。
TRIO. BAS專為GMP Annex1合規設計
1.被動式空氣採樣
被動式空氣採樣要求使用90 mm的落菌培養皿,並將其放置在適當的支架上,持續暴露4小時。為確保數據的有效性,若培養基由外部供應商提供,必須同時附有品質認證與伽瑪輻照文件。

TRIO.SETTLE 桌上底座

TRIO.SETTLE 底板底座
1.主動式空氣採樣
被動式空氣採樣要求使用90 mm的落菌培養皿,並將其放置在適當的支架上,持續暴露4小時。為確保數據的有效性,若培養基由外部供應商提供,必須同時附有品質認證與伽瑪輻照文件。
2.1 主動式空氣採樣
主動式空氣採樣是透過空氣微生物採樣器進行的,可依據監測需求選擇不同型號,包括可攜式和固定式。根據法規要求,採樣器的空氣流量應符合特定標準(例如25、100或200公升/分鐘),以確保採樣結果的有效性與合規性。

TRIO.SETTLE 桌上底座

TRIO.SETTLE 底板底座
2.2 連續空氣微生物監測
在A級區,進行連續微生物監測時,應使用流量為25公升/分鐘的採樣器。此標準流量可確保在長時間(如1小時、2小時或3小時)連續採樣時,數據的準確性與可再現性。

TRIO.BAS 提供一系列連續微生物監控的產品, CM系列
2.3 空氣採樣器用於潔淨室、ISOLATOR、RABS中的連續監測
TRIO. BAS固定式空氣採樣器非常適合用在隔離器(Isolator)這類封閉空間。它的設計讓控制單元可以放在外部,只有採樣進氣頭在櫃子裡面。由於兩者只靠電線連接,不需要人工操作,能有效減少對無菌環境的干擾。

2.4 壓縮氣體監測
應使用特定的壓縮氣體採樣器,定期在使用點對潔淨室中的壓縮氣體進行微生物監測。

TRIOGAS壓縮氣體採樣器

FLUGAS壓縮氣體採樣器 (CO2、N2…)
結論
新版 GMP 附則 1 不僅是挑戰,更是提升品質的契機。透過完善的環境監測方案,您不僅能符合法規,更能強化污染管制,保障製程與產品安全。TRIO BAS,將是您邁向合規與卓越品質的最佳夥伴。
附件-GMP ANNEX 1 關於空氣微生物監測的法條
9.7
對於 A 級區的監測應能證明關鍵操作過程中 無菌製程條件的維持。應在對於無菌的設備 表面、容器、封蓋以及產品造成最高污染風 險的位置執行監測。為了在關鍵區域獲得可靠數據,監測位置的選擇以及採樣裝置的方 向與定位應合理且適當。
9.8
採樣方法不應對製造作業造成污染風險。
9.9
應對微生物及總微粒監測的結果設定適當的警戒水準及行動限量。最大總微粒行動限量描述於表 5,最大微生物行動限量描述於表 6。但是,可採用基於數據的趨勢、製程本質或於 CCS 決定之更嚴格的行動限量。微生物 及總微粒警戒水準的建立均應基於潔淨室驗證的測試結果,並基於持續的趨勢數據予以定期審查。
9.10
A 級區(僅總微粒)、B 級區、C 級區以及 D 級區之警戒水準的設定,應能使不良趨勢 (例如:事件的次數或顯示環境管制劣化的 個別事件)被偵測出並予解決。
9.13
如果超過行動限量,則應於作業程序中明訂根本原因調查、對產品潛在影響評估(包括在監測與產生報告之間所生產的批次)以及矯正與預防措施的要求。如果超過警戒水準,則應於操作程序中規定評估及追蹤,其 中應包含調查及/或矯正措施以避免環境進一 步劣化之考量。
9.24
A 級區的關鍵製程應全程持續監測微生物(例如:以空氣採樣器或落菌培養皿),包括設備無菌組裝及關鍵製程。應基於影響無菌製程之風險考量,對B級區潔淨室採用類似的方法。監測的執行方式應能偵測出所有介入、短暫突發事件以及任何系統劣化,並避免因監測操作的介入而導致任何風險。
爾榜燈生技將持續深耕生物膜檢測與食品安全技術,攜手產官各界,用科技照亮看不見的風險,讓消費者吃得安心、放心
📦 產品諮詢與訂購
📧 聯絡我們:[email protected]